论《易经》中的“天、地、人”与“卦、爻”对应关系及哲学思想
《周易》除了算命,还能指导革命
: 下一篇
2019-10-30 14:22:24

《易经》(《周易》)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经典,其核心思想与符号系统(卦、爻)紧密关联“天、地、人”三才的宇宙观。以下从“天、地、人”与“卦、爻”的关系展开解析:

一、卦与爻的基本结构

1. 卦

《易经》共有64卦,每卦由6个爻(阴爻“⚋”或阳爻“⚊”)组成。卦象通过阴阳爻的组合变化,象征宇宙万物的动态规律。

- 八卦:乾(天)、坤(地)、震(雷)、巽(风)、坎(水)、离(火)、艮(山)、兑(泽)为基础卦,代表自然与人事的基本范畴。

- 六十四卦:八卦两两相重而成,进一步细化自然与人事的复杂关系。

2. 爻

爻是构成卦的基本单位,分为阴爻(⚋,柔)和阳爻(⚊,刚)。

- 爻位:每卦的6个爻从下至上依次为初爻、二爻、三爻、四爻、五爻、上爻,象征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。

- 爻辞:每爻附有解释其吉凶、进退的爻辞,体现具体情境下的应对之道。

二、“天、地、人”三才与卦爻的对应

《易经》将“天、地、人”视为宇宙的三大基本要素(三才),并通过卦爻结构体现三者的互动关系。

1. 卦象中的三才分层

- 天、地、人的位置划分:

每卦的六爻分为三组,象征三才:

- 初爻、二爻:地位(地之德,主根基、物质);

- 三爻、四爻:人位(人之道,主行为、选择);

- 五爻、上爻:天位(天之理,主规律、命运)。

例如:

- 乾卦(䷀):从初九“潜龙勿用”到上九“亢龙有悔”,体现了从地到天的升进过程。

- 坤卦(䷁):六爻皆阴,强调顺应天地之道,厚德载物。

2. 三才与爻位的互动

- 天人合一:

五爻(天位)与二爻(地位)常对应“中正之位”,如乾卦九五“飞龙在天”象征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。

- 人道贯通天地:

三、四爻居人位,需在天地之间调和。例如,需卦(䷄)三爻“需于泥”警示人处于险境时需谨慎。

3. 三才哲学的核心思想

- 天道:阴阳交感、刚柔相推(如泰卦䷊天地交而万物通);

- 地道:厚德载物、顺应时势(如坤卦䷁“直方大,不习无不利”);

- 人道:自强不息、趋吉避凶(如乾卦䷀“君子终日乾乾”)。

三、卦爻变易中的三才动态

1. 变爻与三才转化

《易经》通过爻的阴阳变动(如占卜中的“老阳”“老阴”)反映天、地、人三才的互动。例如:

- 爻变可能象征天时变化(如气候)、地理环境(如资源)或人事抉择(如合作)。

2. 卦象的整体象征

六十四卦的整体结构常体现三才关系的平衡或失衡。例如:

- 否卦(䷋):天地不交,万物闭塞,警示需调整人事以顺天应地;

- 既济卦(䷾):水火相济,三才和谐,象征成功。

四、总结:三才与卦爻的哲学意蕴

《易经》通过卦爻系统,将“天、地、人”三才抽象为阴阳符号的动态组合,揭示了以下核心思想:

1. 整体性:宇宙是一个由天、地、人构成的有机整体,三者相互影响;

2. 变易性:阴阳爻的变动反映三才关系的动态平衡;

3. 实践性:人需通过理解天时、地利,做出符合“道”的抉择(“知几”“趋时”)。

《系辞传》所言“《易》之为书也,广大悉备,有天道焉,有人道焉,有地道焉”,正是对三才与卦爻关系的凝练概括。通过研习卦爻,古人试图在自然规律与人事之间建立联系,实现“与天地合其德”的理想境界。